我院学子走进贵州六枝 带山区娃解锁AI奇妙世界

发布时间:2025-07-29浏览次数:10

    7月19日的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联合村,儿童之家里传来阵阵欢笑。人工智能学院团委副书记韩江津老师带领11名学子,在这里开展了一场生动的AI科普活动,让幼儿园到初二的孩子们近距离触摸人工智能的奥秘。


上午场:从"铁皮朋友"到"会飞的猫"


    "大家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吗?"林凯龙以这个问题开启科普,当得知孩子们年龄跨度从3岁到初二,他笑着把机器人称为"铁皮朋友",还提起孩子们熟悉的电饭煲、冰箱都是"生活里的机器"。随着春晚机器人跳舞、打太极的视频播放,孩子们惊呼连连;看到机器人侧空翻、甚至比人类还灵活时,有人忍不住拍手。当演示机器人Albert学走路屡屡摔倒,视频里"掉下来了!"的画面刚出现,教室里就响起孩子们的同步惊呼。林凯龙还展示了工厂里分拣零件的机器人、会搬重物的AGV小车,以及家里常见的扫地机器人,最后问"机器人未来能做什么","陪主人跑步""建房子""炒菜种地"的答案里,藏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金蕊接过话筒时,先打开抖音播放与豆包的对话视频,顺势生成了孩子们提议的"会飞的猫"。"机器人怎么听懂人话?"她用"我爱吃苹果"拆解举例,孩子们立刻举一反三拆分"小猫追蝴蝶"。从回答"六枝特区明天有阵雨",到解释"家里有蟑螂不全是因为卫生",再到生成"有翅膀的火龙果"图片,孩子们的问题天马行空,豆包的回应总能引发惊叹。她特别提醒:"就像不能随便告诉陌生人爸爸妈妈的名字,也不能把家庭住址告诉聊天机器人哦。"最后,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想让AI实现更多脑洞大开的想法。



    艾丽的提问充满童趣:"机器人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白色的""像葡萄似的""还有蓝色的!"她笑着解释,机器人的"眼睛"是摄像头,"大脑"是计算机程序,就像"玩拼图时拆成一小块一小块分析"。从超市自动结账机识别苹果的斑点,到机器人通过颜色、纹理判断水果好坏,孩子们听得入神。"原来机器人看小猫,也是先看圆圆的眼睛、小小的耳朵呀!"一个女孩恍然大悟,现场立刻响起掌声。



    上午11点40分,第一场互动在合影中结束,孩子们攥着刚领到的科大文创玩偶,眼里满是期待。



下午场:手机里的秘密与AI绘画的魔法


    下午3点,沈勇从"大家用手机怎么玩"切入,揭秘"手机为何让人沉迷"——AI推荐系统在"作祟"。他用"你喜欢旅游,就推类似视频"举例,讲清"基于喜爱内容""相似用户""兴趣探索"三大核心,也提醒孩子们警惕"信息茧房":"总看同一类内容,就像钻进小房子哦。"最后,一段视频教会大家识别AI生成内容的小技巧,干货满满。



    翟廷瑞的AI绘画环节掀起高潮。他先展示两张图片让孩子们辨别人工与AI生成,"这张小猫的眼睛太圆啦,是AI画的!"一个男孩快速抢答。随后,他打开专业软件进行现场演示,孩子们立刻沸腾:"要会发光的独角兽""太空里的城堡"……当AI把这些奇思妙想变成图像,教室里的欢呼差点掀翻屋顶。



    全程中,孩子们都获得了科大文创奖品,憨态可掬的玩偶尤其受追捧。活动最后,全体师生与孩子们合影,镜头里,孩子们举着奖品笑靥如花,AI的种子已悄悄在他们心中发芽。



    从机器人的"铁皮朋友"到会飞的火龙果,这场科普活动像一把钥匙,为山区孩子打开了探索智能世界的大门。


撰稿人:阙宇涵 PB2426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