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优秀的本科生尽早进实验室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前沿课题,并提前进行科研工作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月8日下午,学院组织近60名本科生前往位于立基大厦A座的安徽应用数学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安徽应用数学中心的产业发展经理耿健老师热情接待了同学们。在参观实验室后,中心各课题组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了相关方向的科研进展情况。
首先,博士生邱安东同学从研究方向与发展战略两方面对安徽应用数学中心进行了宏观介绍。安徽应用数学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规模科学问题计算、计算几何、数据科学与随机分析和概率统计等方面的算法、理论与应用,重点承担科学计算与工业软件的国产自主研发任务,致力于强内核、拓场景、融生态的宏大战略目标。
王天博士介绍了大规模科学问题计算研究,他结合其课题组的研究方向——量子计算化学:对物理和化学过程实现量子层面解析,利用丰富的可视化科研效果和音视频素材向同学们展示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即大规模量子系统的薛定谔方程近似求解)的数学理论发展和算法实现过程,并结合实际应用,结合可视化材料展示了科研成果在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重点介绍了新冠病毒大体系光谱的高精度模拟计算实现新冠的快速筛查)、工程材料的“逆向设计”与高通量筛选。
刘浩博士介绍了计算几何研究,他开门见山地展示了CAX(计算机辅助技术)方面中美两国之间的差距。抱着突破中国基础科学理论与计算发展的雄心壮志,解决潜在的“断供”、“禁用”困境,课题组致力于探索工业智能检测的理论发展与现实应用,王瑞同学结合丰富的实例材料,向同学们展示了计算几何理论与现实工业中的应用。
石甘泉同学介绍了优化算法研究,他展示了安徽应用中心研发的优化算法与智能决策平台及其SDK架构,并结合现实实例,展示了平台在排产排料、区域覆盖及任务调度方面的应用。孔京同学则介绍了NLP(自然语言处理)的模型与算法、序列建模在NLP中的应用。
廖可同学介绍了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他辅以详实材料,系统且完整地介绍了安徽应用数学中心在医疗大数据多模态问题、医学影像分析与生物分子预测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宋文甜同学则具体介绍了心脑血管流动仿真平台,介绍了动脉湍流因素这一仿真实现的主要难点以及引入无参数非线性湍流壁面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这一难点的有效解决。
最后,耿健老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欢迎同学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加入实验室。同学们与课题组的代表们进行了热切的交流与讨论,会议结束后同学们表示今天安徽数学应用中心的科研之旅启发了今后的科研之路。
撰稿人:胡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