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爱国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人工智能学院高新区第一党支部&2024级科学硕士班开展党团共建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7浏览次数:10

 2025年4月20日,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高新区第一党支部与2024科学硕士班同学在支部书记、班主任曹倩老师的带领下,迎着和煦春风,赴肥西县刘铭传故居开展“传承爱国志,厚植家国情”党团共建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参观刘铭传故居、红色诵读、解压团建等环节,让青年学生在百年历史建筑中感悟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怀,在春日踏青中深化主题教育,同时增进彼此间的沟通与协作,增强班级和党支部的凝聚力。



 百年圩堡镌刻历史担当

 刘铭传故居依大潜山而建,斑驳的石墙与纵横的防御壕沟无声诉说着晚清的历史风云。这座始建于1868年的江淮民居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军事防御体系与人文景观,成为近代爱国精神的鲜活见证。故居内陈列的手稿、近代化建设规划图等珍贵文物,生动还原了刘铭传作为首任台湾巡抚的历史功绩:1884年中法战争中,他以“全台防务,责无旁贷”的信念击退外敌;主政台湾期间开创铁路、邮政等现代化事业,奠定台湾近代化基石。



 大家穿行于故居的厅堂院落,在“盘亭”前驻足凝望“功在民族”的鎏金匾额,从泛黄的军事布防图到精密的铁路设计手稿,透过跨越百年的历史细节,深切体悟“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故居内保存完好的练兵场、瞭望塔等军事设施,让参观者感受到历史人物在时代巨变中“以身为盾”的家国情怀。


 山水人文激荡精神传承

 故居所处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遗存深度融合,为红色教育注入独特意境。大潜山麓的苍翠松柏,勾勒出“枕山环水”的江淮圩堡格局。大家在山水之间研读历史文献,对比晚清海防图与当代科技发展成就,将“爱国”这一抽象概念具象为代代相传的行动坐标。    此次参观以场景化、立体化的方式,将历史建筑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当科技前沿领域的青年与百年前的近代化先驱“隔空对话”,故居的一砖一瓦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激励新时代人才以科技创新续写家国担当。


 共读红色经典凝聚同学情谊

 参观结束后,大家前往户外团建基地,此时已临近中午。在基地的绿荫下,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开展了一场别具意义的红色阅读活动。大家轮流领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真正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随后,同学们分组进行桌游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暂时放下了学习与科研的压力,尽情享受春日的惬意与欢乐。桌游不仅考验着同学们的智慧与策略,更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欢声笑语不时回荡,同学们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被拉近,班级和党支部的凝聚力也在悄然提升。



活动感悟与未来展望

 在返程的路上,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这次活动的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这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身心的放松与充电。通过参观故居,同学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团建活动,大家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为班级和党支部的未来发展凝聚了强大的力量。

 此次红色之旅与户外团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为班级和党支部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党支部和班级将继续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传承红色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为培养新时代担当人才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学院高新区第一党支部 & 2024级科学硕士班

撰稿人:高新蔚 SA24229004

常琪凯SA24229013

程筱茜 SA2422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