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能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
二、招生领域
电子信息(0854):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三、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招生对象:
1.在职攻读工程博士,主要面向国家重点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中的技术骨干(全日制定向);
2.脱产攻读工程博士,须已取得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全日制非定向)。
报考条件:
1.满足我校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公告规定的基本报考条件(http://yz.ustc.edu.cn);
2.主要面向国家重点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中的技术骨干、工程管理骨干,考生须具有相关专业领域学习或工作背景,具有较好的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或潜力;优先接收参与过或正在参与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的研究,或国家重点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的工程技术创新与研发的考生;
3.报考全日制定向的考生需具有相关行业3年及以上实际工作经验;报考全日制非定向和硕转博考生不受此条件限制。
四、报名程序
1.联系校内报考导师,导师信息可从博士招生简章查看(https://yzb2.ustc.edu.cn/zs/2025);
2.征得报考导师同意后,于2025年4月20日-4月25日在博士报名系统(http://xspt.ustc.edu.cn/)完成网上报名,填报内容不得含有涉密信息。
报名注意事项见我校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公告:https://yz.ustc.edu.cn/article/2753/177?num=-1
3.考生于2025年4月25日前将以下申请材料扫描汇总成一个PDF文件,命名为“考生姓名+2025年工程博士”发至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邮箱:chrisqi@ustc.edu.cn: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报后下载打印);
(2)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在学证明);
(3)硕士生课程成绩单原件:由考生所在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非应届毕业生也可由考生档案所在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4)取得的科研成果(含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列出成果清单,并附上相应的复印件;
(5)两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接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推荐信》原件(一封推荐信必须来自报考的校内导师,另一封推荐信的推荐人须为本学科相关领域正高职称专家;两位推荐人均需要在“推荐人所在基层单位盖章”上方手写签字);
(6)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证明和项目任务书/计划书/合同的封面(项目负责人签字和所在单位盖章);
(7)报考定向就业工程博士的考生须提供实际工作单位盖章的在职证明(必须至少包含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任职岗位、是否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单位联系人员及电话等内容);
(8)其他可以证明考生能力的材料(如有)。
以上(1)(2)(3)(5)(6)(7)纸质材料需于5月10日前通过邮政快递寄到我院。
五、考核方式及内容
工程博士普通招考采取申请-考核制。
1. 资格审核:学院组织专家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初审。考生通过初审后,方可参加综合考核。
2. 综合考核为面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英语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前期研究基础及现场表达能力、科研发展潜力等情况。满分100分。面试专家组由不少于5位专家(其中正高级职称不少于3人)组成。
3. 对学科门类跨度大且未修读相关专业课程的考生,安排专业基础知识笔试(不计入综合成绩,不及格不予录取)。
考核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公示与录取
综合考核最终成绩采用百分制,我院依据招生计划分配和考核规则,按综合考核总成绩排序后确定拟录取名单,经招生领导小组同意后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审核。审核通过后,在我院主页公示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名单。
定向就业考生在报考时须提交实际工作单位盖章的在职证明原件;拟录取前按规定与招生单位、定向就业单位分别签署定向培养(就业)协议,并提交到学院。
七、学费
我校2025年工程博士学费标准为每年1万元。
八、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51-63603447、0551-63603763陈老师
邮箱:chrisqi@ustc.edu.cn
邮寄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一号学科楼A楼519B室 陈老师收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2025年4月17日